时间:2025-05-27 18:54
一、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中止情形有哪些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情形如下:
一方可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途径向对方主张权利,以维护自身权益。
还能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
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仲裁时效也会中断。
劳动仲裁时效中止情形主要为:因不可抗力,或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无法申请仲裁,此时仲裁时效中止。待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二、劳动仲裁时效中断中止后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劳动仲裁时效中止,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如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仲裁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而劳动仲裁时效中断,是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催讨工资),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处理上,若出现中止情形,需留存导致中止的相关证据,待中止原因消除后续计算时效;出现中断情形,同样要保留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等相关证据,以重新计算时效来保障自身权益。
三、劳动仲裁时效中断中止后如何计算时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时效中断方面,在时效期间内,若出现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即自中断事由消除后,重新开始计算一年的时效。
时效中止方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也就是将中止的时间扣除,剩余时间接着之前已过的时效继续往后计算,直至满一年。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劳动仲裁裁决多久出结果
下一篇:劳动仲裁中的一裁终审是哪些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