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6 16:31
一、劳动仲裁和工伤鉴定先进行哪个
1.通常来讲,得先把工伤给认定了,接着再去搞劳动仲裁哦。
工伤认定可是确定劳动者受伤是否为工伤的关键程序呢,没经过这一步,劳动者可享受不了工伤待遇。要是没做工伤认定,那劳动仲裁可能都不会受理跟工伤有关的诉求呢。
2.等工伤认定完后,依据认定的结果还有具体情形,如果双方在工伤赔偿等事儿上有分歧,就可以开始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主要就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像因工伤赔偿引发的纠纷它都能管。
总之呢,工伤认定就是个前提,只有先确定是工伤了,才能接着通过劳动仲裁去解决后面的赔偿等问题。
二、工伤赔偿先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先做鉴定
应先做鉴定,再申请劳动仲裁。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工伤,所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规定期限自行申请。认定为工伤后,病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了赔偿项目和标准,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产生争议,劳动者可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相应的工伤赔偿待遇。所以,先鉴定确定赔偿基础,再仲裁解决赔偿争议,是正确的工伤赔偿流程。
三、劳动仲裁和工伤认定顺序法律上如何规定
一般情况下,先进行工伤认定,再进行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是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畴的行政确认程序。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劳动仲裁通常是在工伤认定之后,当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等问题产生争议时,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赔偿等。
若未完成工伤认定,仲裁委一般不会受理工伤待遇等相关争议仲裁申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劳动仲裁会有哪些处罚
下一篇:员工仲裁开庭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